Search


看到 PTT 文章:[問卦] 真的是年輕人不努力?

「不過在成長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看到 PTT 文章:[問卦] 真的是年輕人不努力?

「不過在成長的過程中,台灣處在冷戰最前線,美國扶植下,台灣經濟正在起飛狂飆中。所以也不是不想抱怨,而是當時這群人出社會後,肯拚就有錢賺」

「所以老一代人生的過程中所經歷的人生觀,就是認為只要肯努力 就能白手起家 成為溫拿。說穿了,其實只是剛好搭上了 大環境的順風車 + 自小窮困養出來的勤奮狼性(426個性) 而成功」

「新一代面臨貧富差距的擴大,無力感更甚 (尤其存一輩子也買不了房的那種絕望感),及時行樂漸成為主流 (例如買高級的iphone、喝星巴克、出國旅遊等,人生觀轉變為 "不如讓生活過得精彩吧" )

「老一代認知與新一代的認知就產生了嚴重的鴻溝,雙方都認為對方應該要自我檢討,這可能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,而只是台灣經濟快速成長下的後遺症」

http://disp.cc/b/163-8x8c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我的看法是,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機會,台灣現在不是沒有機會,我覺得到處都是機會。

問題是台灣的思維跟政策,一直被舊成功牽著走。時代變得快,機會也來得多,但要讓年輕人有機會去抓這些機會。我們不是要「產業升級」,也不是要「讓舊思維能跟得上時代」,我們要的是「新的產業」與「給屬於新時代的年輕人機會」。

產業外移與汰換,每個國家都在發生。美國有想辦法要救 Motorola 嗎?不需要,因為新的企業正不斷地站出來。

每當我聽到我們要 「救產業」時,都會想,我們「新產業」在哪裡?因為只要「新產業」能夠一直站出來,那麼「舊產業」的自然汰換也就不是問題。

就如同奧運選手,最多贏三次金牌,然後就要退休,讓年輕選手接棒,產業也是一樣,重點是扶植新選手,不是期待老選手能夠永遠贏下去...

此外,「保住既有產業,保住工作機會」根本是個大騙局。美國創造就業機會的引擎,一直是新創事業,而不是既有事業,從 1980 至今,美國幾乎所有的就業機會,都是新創公司創造出來的。

我們要一直創造出新創事業,來創造工作機會,而不是一直想阻止企業生態中,自然的汰換。
http://robohub.org/wp-content/uploads/2013/…/iELab_chart.jpg
http://blogs-images.forbes.com/…/kauffman-immigration-start…

各位的看法如何呢?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台大電機博士、阿碼科技共同創辦人、XREX 共同創辦人、天使投資人、資安專家、區塊鏈與加密貨幣專家。 現在帶領XREX以區塊鏈技術加速新興市場的跨境貿易。
View all posts